我们在电影中见到的“北海巨妖”或许真的存在专家给出了证据

挪威海怪又称“克拉肯”、“北海巨妖”,指的是北欧神话的一种传说中的巨型海怪,有记载说它有150米长,其形象通常被描述为章鱼或乌贼的模样。

据说,它居住在挪威和格陵兰岛海岸附近,平时伏于深海水底,偶尔会浮上水面,甚至攻击过往的船只、捕食鲸类等大型海洋动物,象征着“扭曲的、缠绕的”生物。随着考古中的一些未知现象的陆续出现,很多新的说法也由此被提出,比如这个挪威海怪。

此说法于2011年被首次提出,提出者认为:挪威海怪是出现于三叠纪时期海洋的一种生物,有一定的智慧,能将它的猎物鱼龙的骨头按照自己喜欢的排列方式摆放。

这里的鱼龙,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。它们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,最早出现于约2.5亿年前,比恐龙的2.3亿年前稍微早一点,约9000万年前它们彻底消失,比恐龙灭绝早了约2500万年。

不过,对于挪威海怪有一定智慧的说法极少有人赞成,反倒引起了更多的质疑。当时,来自美国的一位古生物学家大卫·法斯托维斯基很是明确地表示:挪威海怪的存在,是完全没有必要的。不过,提出该说法的马克·麦克梅纳明却是信心满满,他同样来自美国,是马萨诸塞州曼荷莲女子学院的古生物学教授。

2011年,马克·麦克梅纳明和他的同事在美国内华达州柏林鱼龙州立公园,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:一个鱼龙椎骨的摆放姿势有点古怪,呈现出了一种很怪异的线型。

鱼龙是一种很古老的海洋爬行生物,生活于距今2.5亿年的三叠纪时期,体积大概有一个巴士大小。于是,马克·麦克梅纳明就认定:应该是有一种巨大的头足类动物,在玩弄它们的食物时,摆出了这样的排列样式,而这个生物很有可能是章鱼或者乌贼。

此外,马克·麦克梅纳明还补充说,现代的章鱼有一个习惯,给自己家门口摆放一些骨头、贝壳或其它残骸以遮掩洞穴入口。而现代的巨型乌贼更是厉害,敢和抹香鲸斗,科学家在鲸鱼的身上发现了乌贼触须造成的疤痕,但乌贼被鲸鱼吃掉的可能性更高。

所以,在马克·麦克梅纳明看来,这些生物骨头被排列出如此形状,足以证明头足类动物拥有智力。虽然,学术界没有更多人支持这一观点,但还是有人客观地说道:这些证据只能说是“客观证据”。看来,人们还是怀疑这种说法。

因为,这些骨头并不能直接证明,在遥远的远古时代就一定存在智力相当不错的生物。或许,这种排列只是自然形成的,或是由于其它原因导致的“杰作”。

一名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馆长,将一张展览的鱼龙化石照片拿给了他看。对此,马克·麦克梅纳明就说道:当他看到这张照片时,真的非常惊讶,鱼龙化石展览时的排列方式,就是最初发现它的样子,其中,双排椎骨的“造型”和马克·麦克梅纳明第一次看到的那个残骸的样子简直一模一样。不过,其他散落的骨骼残骸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上了。

与此同时,马克·麦克梅纳明还发现在胸腔有受损的痕迹,应该是某样东西,没准就是巨型深海海怪限制了它们,这一发现让马克·麦克梅纳明大受鼓舞。于是,他和同事,再一次来到了柏林鱼龙州立公园,做了更加深入的野外调研,希望能发现更多的鱼龙化石来证明他们的说法。这次,他们很幸运,还真的找到了证据。

起初时,马克·麦克梅纳明当它是一条鱼,不过,还是觉得有点奇怪,就没有扔掉。当时,这块化石具有非鱼类的纤维,为了考证它,马克·麦克梅纳明特意网购了一个现代美洲大赤鱿的喙。之后,两者进行对比,它们的碎裂样式及纤维匹配得相当完美。

于是,马克·麦克梅纳明得出了一个结论:这块化石就是挪威海怪的喙。所以,这一证据完全可以说明,此处在三叠纪时,出现过巨型的头足类动物。虽然,其他学者对马克·麦克梅纳明的论据还是不认同,但他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。他坚信这种骨头的古怪排列方式,只可能是有意为之,不可能是自然的作品,比如:气流或者泥土沉降造成的。

再加上马克·麦克梅纳明后来的很多证据给他带来了希望,所以,他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远古化石支撑他的说法。当然,在定论前,争执肯定会一直存在。

其实,这个问题的焦点之一就是:那个时候是否存在这么一个相当有智慧的生物?

按照马克·麦克梅纳明的解释,自然界的一切力量,都是将事物朝无序的方向推进,而不是有序。因为,马克·麦克梅纳明的很多证据都表明,这个排列是不会无意中产生的,而是某种生物摆弄后的造型。

至于,其他学者会反驳,也许是他们觉得这个时间太过漫长了。再说,这片土地上也有其他的生物存在过,至于会不会是后来者的有意为之,谁也没法肯定。也许,就像说出“客观证据”的那位学者一样,必须得同时证明骨头摆放时间和鱼龙死的是同一个时间。

You May Also Like

More From Author

+ There are no comments

Add yours